发布时间:2023-01-05 浏览次数:
全日制教育硕士生物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5107)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较强的生物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学生物课程专任教师。具体要求为: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生物知识结构和扎实的生物专业基础,了解生物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生物科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应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年限
标准学制为3年。除服兵役和创业外,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反思,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
攻读本专业领域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课22学分,非学位课6学分,专业实践8学分,总学分36学分。
(一)学位课(22学分)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开课单位 |
备注 |
公共课 |
政治理论 |
2 |
36 |
1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外语 |
2 |
36 |
1 |
考试 |
外国语学院 |
||
学位基础课 |
教育原理 |
2 |
36 |
1 |
考试 |
教科院 |
|
课程与教学论 |
2 |
36 |
1 |
考试 |
教科院 |
||
教育研究方法 |
2 |
36 |
2 |
考试 |
教科院 |
||
心理发展与教育 |
2 |
36 |
2 |
考试 |
教科院 |
||
专业必修课
|
生物课程与教材研究 |
2 |
36 |
1 |
考试 |
生科院 |
|
生物教学设计与实施 |
2 |
48 |
1 |
考试 |
生科院 |
||
生物学教育研究方法与案例 |
2 |
36 |
1 |
考试 |
生科院 |
||
生物教育测量与评价 |
2 |
36 |
2 |
考试 |
生科院 |
||
生物学基础与前沿专题 |
2 |
36 |
2 |
考试 |
生科院 |
注:政治理论(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非学位课(6学分)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开课单位 |
备注 |
专 业 选 修 课
|
生物实验教学研究 |
2 |
36 |
2 |
考察 |
生科院 |
|
中学生物教学改革与研究 |
2 |
36 |
2 |
考察 |
生科院 |
||
生物教学技能训练 |
1 |
36 |
1 |
考察 |
生科院 |
||
现代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
1 |
36 |
2 |
考察 |
生科院 |
||
国内外生物教育进展 |
1 |
36 |
2 |
考察 |
生科院 |
||
生物课程教育学 |
1 |
36 |
2 |
考察 |
生科院 |
(三)补修课(不计学分)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开课单位 |
备注 |
教育学 |
0 |
1 |
考试 |
生科院 |
||
心理学 |
0 |
1 |
考试 |
生科院 |
||
生物教学论 |
0 |
2 |
考试 |
生科院 |
||
动物学 |
0 |
1 |
考试 |
生科院 |
||
植物学 |
0 |
1 |
考试 |
生科院 |
(四)专业实践(8学分)
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对不同的实践形式提出具体的要求与考核方式。
实践 类型 |
实践形式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具体要求 |
校内 实训 (2学分) |
教学技能训练 |
0.5 |
1-4 |
考察 |
至少2次,并撰写教学技能训练总结或心得体会。 |
微格教学 |
1 |
1-4 |
考察 |
至少8次,并撰写教案及体会报告。 |
|
课例分析 |
0.5 |
1-4 |
考察 |
至少2个课程案例分析案例或报告。 |
|
校外 实践 (6学分) |
教育见习 |
1 |
3-4 |
考察 |
至少见习5次,并撰写见习报告。 |
教育研习 |
1 |
3-4 |
考察 |
至少2个研习报告。 |
|
教育实习 |
4 |
3-4 |
考察 |
集中实习或顶岗实习,并撰写教育实习报告。 |
六、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选题应与生物专业领域和生物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来源于基础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实际问题。
(二)学位论文应符合研究规范并凸显应用价值,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实验研究报告和案例研究报告等。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少于2万字。
(三)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基础教育学校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四)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七、其他
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学生需补修教育学、心理学和生物教学论等课程,不计学分。若本科修过相同课程或者有教师资格证的学生可申请免修。不是生物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需补修本专业课程,不计学分。
下一篇: 5060全迅白菜第八届学术分委员会